本行是護理師,因為太喜歡音樂、寫字、分享生活,所以斜槓做了很多事情,也讓這個PodCast真的發生了! 喜歡的人生目標莫過於,做喜歡的事、成為喜歡的自己,更喜歡的是能夠散發很多有趣的影響力~
…
continue reading
2022年聊了許多與疫情相關的事情,在走向日常化的現在,將疫情帶給我的衝擊和學到的事情做個整理與總結。2:00 2022年當身邊的人開始染疫,要處理的事情變得很不一樣。4:40 雖然說戰士沒有流淚的權利,但Fedex的快遞先生讓我感動落淚了!?8:30 疫情走到日常化的現在,幫自己整理總結了處理人情應對處理的三個方式與步驟。(1) 肯定同理賦予意義:幫整個情境找到意義,找到意義自己就會用解決問題的角度處理事情,而且沒有人不喜歡被肯定。(2) 用共好、多贏、對彼此最有利的思維表達做法:所有做法的指導原則都是朝向對彼此最有利的思維。(3) 準備一個備案:在有衝突的點上如果很難協調,那我的備案會是什麼。可以不揭露,但心裡要有底。13:50 附加一個Bonus的錦囊妙計:換位思考!「你覺得他會這樣做…
…
continue reading
這一集將身心障礙的資料做些整理,包括:身心障礙的條件有哪些、什麼樣的人可以申請、簡單的流程和注意事項。1. 身心障礙申請評估:身體結構、心智功能、社會參與、環境鑑定2. 身心障礙分為八類,有輕、中、重、極重四種等級,每種等級對應的福利也不同。3. 流程:至區公所領取身心障礙者鑑定表、具鑑定資格醫師進行鑑定、送衛生局及社會局審查、社政主管機關(區公所)核發證明(時間約1個月)相關資訊可以在下列部門查詢或詢問: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、各縣市衛生局、各縣市社會局、身心障礙者需求評估中心。別忘了還有鄰里長~Por Hsintien
…
continue reading
本集將與癌症、免疫、接種疫苗有關的三種情形,做一些衛教整理與釐清。1. 癌症免疫治療使用的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」:一種阻斷癌細胞對免疫細胞抑制功能的藥物,得以讓身體發揮正常免疫功能,以殲滅癌細胞。2. 免疫抑制劑:降低人體免疫反應,預防免疫太過強烈,例如自體免疫疾病造成的免疫風暴、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等。3. 目前正進行或一年內曾接受「免疫抑制治療」之癌症患者:泛指該治療會使免疫功能受影響,無法正常啟動免疫反應去面對病毒侵犯。換言之,不管使用的是免疫治療、化療、免疫抑制劑等都有可能影響到正常的免疫功能。另外,政策只是一種指引,可以作為大部分會遇到狀況的參考,但並不能完全代表個人目前的狀態。所以重點還是,在諮詢醫療團隊後,再來評估自身狀況是否接種疫苗。…
…
continue reading
1
PodCast 94:記者會上說的BA.2.3.7,竟然激發了我「事在人為、盡其在我」的潛力
10:28
10:28
Mais Tarde
Mais Tarde
Listas
Like
Curtido
10:28
上一週因為聽到記者會上重新說明的BA.2.3.7,我自己有了心態上新的轉換,也成功讓兩件事有了新的進展。覺得這就是一種 “事在人為” 的價值觀,把這個心得整理下來錄成一集podcast跟大家分享。Por Hsintien
…
continue reading
1
PodCast 93:如果自己或家人COVID-19確診了,接下來要做的五件事情。
18:36
18:36
Mais Tarde
Mais Tarde
Listas
Like
Curtido
18:36
如果是對網路搜尋使用熟悉的人,建議可以從下列APP找到相關資訊:健保快易通、Line群組:疾管家、居住地縣市政府官方帳號、google搜尋。✨如果自己或家人COVID-19確診了,接下來該做的五件事:1️⃣快篩陽性需經醫師確診:尋找有此服務的醫療院所,視訊或現場就診。2️⃣填寫「自主疫調回報系統」:在 「簡訊」或「健保快易通>健康存摺」中。3️⃣居家隔離時間證明:使用數位證明申請系統,或者等待衛生局的通知。4️⃣進行居家隔離:確診當日+7天。5️⃣居家隔離期間留意自己的症狀:緊急狀況call 119 或 1922協助,或由家人陪同至醫院就醫。其他問題如隔離期間視訊診療、用藥相關問題,可跟每日去電關懷的醫療院所反應,或致電詢問附近診所醫院。…
…
continue reading
1
PodCast 92:用半年看完《二十一世紀資本論》,開啟我對於資本、稅收、經濟的新視野
20:32
20:32
Mais Tarde
Mais Tarde
Listas
Like
Curtido
20:32
看這本書的源起是因為我看到一則2年前,議員質詢柯文哲市長影片。當時在說明對於發放敬老金的想法與策略,而當中提到了這本《二十一世紀資本論》,引起了我的好奇!看完後果然開啟了我的經濟新視野。以下整理並分享10個我看到的重點:1. 全體公民都應該認真看待金錢與金錢衡量的方式。2. 經濟不只是數字與數學,它跟文史社會大有關連。3. 縮小貧富差距的主要關鍵來自於知識的傳播與獲得。4. 資本邊際生產力。5. 社會所得分配不均的分析。6. 財富不均的解決方式。7. 社會國家的發展與公共服務建設大有相關。8. 2012年南非礦產的勞資故事:財務帳務透明的重要性。9. 資本主義的矛盾解套:累進式的課收資本税。10.社會科學的研究目的。…
…
continue reading
1
PodCast 91:什麼是細胞治療?從細胞治療中除了看到科學的進步,也讓我明白所謂的政治,應當就是眾人之好、眾人之事。
12:20
12:20
Mais Tarde
Mais Tarde
Listas
Like
Curtido
12:20
本集重點:1. 細胞治療就是將自己的細胞,通常透過的是抽血的方式,到人體外透過培養及加工,再輸回人體 。2. 使用的部分目前常見的是治療癌症與再生醫學(例如軟骨疾病、燒傷後的皮膚)。3. 透過2018年9月衛福部公布特管法修正案,有部分細胞治療的技術,有法源可循。也就是能有合法提供、明確的價格、過程把關。從細胞治療中除了看到科學的進步,也讓我明白所謂的政治,應當就是成就眾人之好、造福眾人之事。本集資料來源參考衛福部「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」,這個網頁做得很好看也很周全,有興趣可以上去看看喔!Por Hsintien
…
continue reading
1
PodCast 90:一場音樂會和演唱會,發現支持自己人生彈性的... 10:8 概念!
14:18
14:18
Mais Tarde
Mais Tarde
Listas
Like
Curtido
14:18
這集來跟大家分享前陣子看了朱宗慶打擊樂團演出的《木蘭》,還有五月天的演唱會,讓我想到對應在生涯和職涯的一些事情。希望自己能善用10:8,努力拓展自我100%的人生可能性,然後付出80%去成就永續共好的影響力。祝福這新的一年,我們都有更好的彈性,大家新年快樂!Por Hsintien
…
continue reading
1
PodCast 89:從疫情的角度來簡單聊聊,什麼樣的資料才算是 "科學資料" ?
12:12
12:12
Mais Tarde
Mais Tarde
Listas
Like
Curtido
12:12
這集用兩個最近在疫情上發生的例子,來聊聊如何判斷什麼樣的資料,比較屬於科學資料。接近科學的第一步,就是要瞭解事實,並且用多重角度來看事情。提供三個簡單方式給大家:1. 借重「百分比」,使用「分母」來做比較。2. 數量越多,看到各種的狀況就會越多種。每一種狀況有沒有科學代表性?就需要用科學方法做統計和驗證。3. 「時間」很重要,時間累積的夠長,數據才會越客觀也較準確。Por Hsintien
…
continue reading
1
PodCast 88:在社會金字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:有時必須成為沒有流淚權利的戰士,但更多時候,願我們都是身心安適的勇士
12:42
12:42
Mais Tarde
Mais Tarde
Listas
Like
Curtido
12:42
這集來跟大家聊聊最近的生活的心得。想祝福我自己還有大家,都能在自己的社會金字塔裡,恰如其分的找到喜歡的位置。以終為始的走過各種風景,有時候必須是沒有流淚權利的戰士,但更多的時候,願我們都能是身心安適的勇士。Por Hsintien
…
continue reading
1
PodCast 87:用簡單的方式來聊聊「接種疫苗後的抗體檢驗」代表什麼意義?
12:54
12:54
Mais Tarde
Mais Tarde
Listas
Like
Curtido
12:54
接種疫苗後的抗體檢驗,關心的事情不外乎是「這個檢驗的方式,是否能真實地反應打了疫苗後產生的抗體量」、「有沒有相關稽核與檢驗後的解釋」、「檢驗的方法與收費是否合理」這集來聊聊「接種疫苗後的抗體檢驗」代表什麼意義,相關資訊可參考9/23的指揮中心記者會或當日的說明稿。重點如下:1. 檢驗時程不同,抗體量也會不同。2. 檢驗的抗體並非等同於中和抗體。3. 影響因素眾多,無法僅以此作為對COVID-19免疫能力及保護力的絕對判斷。最重要的是,抗體檢驗只是一個參考資料,並不能因此取代防疫作為;所以無論抗體表現如何,最基本的洗手、口罩、疫苗還是最好的保護自己與群眾的方式,這些千萬不要忽略。=====這裡也能收聽《Hsweet真的發聲了》 🎧 Apple Podcast:https://reurl.cc/…
…
continue reading
1
PodCast 86:我心中最好看的柯南總在結束前!雖然真相永遠只有一個,但那些藏在問題背後逐漸水落石出的,往往才是真正的問題。
14:56
14:56
Mais Tarde
Mais Tarde
Listas
Like
Curtido
14:56
這集從最近我在疾管署線上課程的一則提問,來跟大家分享這段 “後疫情時期” 的忙碌工作下帶給我的一些新想法。你認為與生活品質、行為感受相關的問卷調查,得到的數據的真實性會有多高?當主客觀的資料產生差異時,又會習慣如何去衡量差異呢?我提醒自己要盡可能在數字之外,更接近現場。並且讓主客觀資料是一個互相補足,而不是對立的狀態。--這裡收聽《Hsweet真的發聲了》 🎧 Apple Podcast:https://reurl.cc/v1G3Ke🎧 Google Podcast:https://pse.is/w8yx6🎧 SoundCloud:https://reurl.cc/m9z6kW🎧 Spotify Podcast:https://pse.is/u95k8--更多音樂、文字、生活日常在這裡:Fa…
…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