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bo público
[search 0]
Mais
Download the App!
show episodes
 
Loading …
show series
 
《水論》 006第六頌: 「具備正理智,吸取他才識,草原潔淨水,潺潺取花朵。」 「正」是正直、「理」是道理、「智」是智慧,具備懂得分别善惡好壞的能力。這樣的一個正直且聰明的人,就具有智慧去學習別人的優點。相反,假如別人明明具有許多的才德,而我因為不喜歡那個人,那麼我就不會認為那是好的才華、好的能力,不喜歡這些才德、才華,也就不會去模仿、學習,這也就正正表示我們的內心不正直。所以,首先要內心正直,內心安住在正直上面,其次要明白道理、具有分辨好壞善惡之聰明能力,這樣一個人,他一定會學習、吸取別人的才華。 前兩句是貢唐大師的主張,後兩句就用一個比喻:「草原潔淨水,潺潺取花朵」例如在草原中間有一條小小河流緩慢地流動,發出潺潺的水聲。由於河水會通過它四周的花朵,把左右的花朵滋潤。大家都曾去過草原,草原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十二緣起 (四十二)愛緣起支定覺法師諸法於識藏,識於法亦爾,更互為果性, 亦常為因性。 說到最初「潤澤」,就是指與⾃同⼀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的「習氣」,最初潤澤就說明是「愛緣起⽀」,然後一直發展成是強⽽有⼒,決定有下一生,出⽣後有的這種情況。所以,最初去潤澤業習氣的就是在⼗⼆緣起第八⽀愛⽀。它是如何去潤澤業習氣呢︖就是藉由去耽著與⾃非同⼀重緣起所攝的三受隨⼀,藉由這樣來潤澤業習氣。⼀般來說貪欲與愛同義。而愛緣起⽀可以分為欲愛、怖畏愛以及後有愛這三種。欲愛就是欲求能夠獲得快樂之貪欲;怖畏愛是欲求能夠遠離苦之貪欲;後有愛是貪著異熟蘊之貪欲。這裡說的「貪著異熟蘊」所指的是來世「異熟蘊」。因為是來世的異熟蘊,所以,可以肯定是「後有」,對於貪著「後有」的貪欲。在三世的十二因緣中,以「諸法互為因果」,來說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《水論》 005第五頌: 「小溪無能涉,大海豈能渡,良規不能知,法性焉能悟。」 第五頌是第四頌是聽聞兩個規矩的開展,在兩個規矩當中,先講世間的規矩,之後才宣說出世間法的規矩。那為何要把世俗規矩的內容放在前面講,其原因即是第五頌的內容: 「小溪無能涉,大海豈能渡,良規不能知,法性焉能悟。」 若連一個小小的溪流都不能游過去,那麼,他怎能游過大海呢?能過渡大海便更加不可能。同樣地,如果連世俗之中高雅的行為也都做不到,在這種情況下,說要修佛法、出離三界六度痛苦,乃至要成佛,那當然是不可能。「法性」是諸法實相、諸法實相甚深微妙。連世俗高雅的行為都辦不到,這樣愚昧無知之人,卻說要修持佛法,我要證悟空性,乃至甚深微妙的諸法實相,又那有可能呢? 所以,貢唐大師這首偈的意思是說,首先應該把世俗之中高雅的、大家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9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 學異生亦六 練根非見道 應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佛唯有最後 利中後鈍三之前所說阿羅漢的六個種姓,皆是從是從異生、有學階段而來的。因為異生、有學有六個種姓,所以他們成就阿羅漢的時候,也有這六個種姓。「練根非見道」在見道的時候沒有練根。因為見道的時候非常速疾,見道的時候跟法輪一樣的,前十五剎那與後一剎那,中間一個插針的機會都沒有,所以無法起練根加行。練根要用功加行,但見道的時候,中間一剎那也沒機會停,插也插不進去。沒有加行怎麼練根呢?所以見道的時候沒有練根的。「應知退有三」有三種退:一是已得退,已經得到失掉,這是真的退。二是未得退,沒有得到那些功德也叫退,這不是真的退。三是受用退,這個功德現前的時候,其他功德隱在裡邊,這叫受用退。功德的功能沒有顯出來。受用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《水論》 004第三頌就是鼓勵聽聞,鼓勵具有智慧的人好好地聽聞。 「染香潔淨水,供養或洗滌,灑水皆良妙,格言遍莊嚴。」 「染香潔淨水」把潔淨的水加上了紅花、檀香等,就成為可當作為供養三寶的香水、如八供中的頭兩杯供水,我們一般都會加上紅花。加上紅花的淨水亦當作灑淨的水。不管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。同樣道理,現在貢唐大師要講的「格言」,不管誰來聽都很適合。不管只是為了暫時的安樂,或為了究竟的安樂,只要有這樣的追求者,都可以來聽聞、學習。 正如加了紅花等做成的香水,這種淨水用途非常廣泛,可當作供養水、濯足水、灑淨水…,應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。與此比喻一樣,在兩個規矩方面: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講解,這個論典本身的運用亦非常廣泛,只要是追求世間的安樂、出世間的安樂,任何人士來聽聞都非常好。 第四頌: 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《水論》 003昨天的第一頌是恭敬讚嘆,今日是第二頌稱為「立誓頌」。「離污濁淨水,息眾生躁熱,新格言甘露,慰藉聰慧者。」 「離污濁淨水」,已離開污垢以及混濁的清澈的淨水,因為這水很乾淨、清澈,就能使眾生的熱惱能夠止息。這也是一個比喻,用能令眾生熱惱止息的淨水,來比喻貢唐大師他即將要講說的格言,這些新的格言就像甘露一樣,能令聰慧者得到離開各種的痛苦,得到休息的機會。 所謂「新的格言」,就是貢唐大師即將正確無誤地,把世、出世的兩個善惡取捨道理講解出來。這個正確無誤的內容,再用一個具體的比喻,就是「甘露」,傳說人喝了甘露之後,什麼疾病都就能治好。同樣道理,現在這個新格言的甘露,能使聰明的人離開各種痛苦憂惱,得到心性的休息。 「新的格言」就是以前沒有的,在暫時的安樂、究竟安樂兩方面,透過這個新格言,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8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 有是先種性 有後練根得四從種性退 五從果非先這六種種姓,有的是本來就是那個種姓,也有的是後來練根,慢慢轉到利根。這兩種都有可能。練根是指修行者在加行位中,調練其根性,使根性成為勝根。與轉根、增進根同義。即藉由道力,令根相續捨下而得中、捨中而得上,漸次增勝,稱為練根。所以練根只是往上練,不會往下練根而練到退法的,所以退法阿羅漢這個種姓,必定是先有的。思法、護法、安住、堪達、不動等五個,有先得,亦有後得。意思是有的本來是思法阿羅漢種姓,那是先有的。亦有的是從退法阿羅漢開始,一直練根練上去成就思法阿羅漢。乃至思法阿羅漢再練上去,練到護法阿羅漢。護法阿羅漢再練成安住阿羅漢。安住阿羅漢再練成堪達阿羅漢。堪達阿羅漢再練成不動阿羅漢。先有或後面才練根,兩種都可以有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7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 阿羅漢有六 謂退至不動前五信解生 總名時解脫 後不時解脫 從前見至生於阿羅漢果位中,亦有六種差別,所以說:「阿羅漢有六,謂退至不動」之前我們亦有提到有六種阿羅漢,而六種阿羅漢的意思,是有六種「根性」不一樣的阿羅漢。前面說「不動阿羅漢」是其中一種,他們是根性最利的阿羅漢果,證得盡智後,能生起無生智。所以,「不動阿羅漢」無論遇到什麼因緣來到,他們都不會退轉,他們在證得阿羅漢果之後,心行自在,不為一切煩惱所退轉,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因緣,他們都不會再退轉,是最利根的阿羅漢。而另外五種阿羅漢的差別是:退法、思法、護法、安住、堪達。再加上不動,便是六種。第一,「退法阿羅漢」,他們在證得阿羅漢果以後,一旦遇上退轉的因緣,便會忽然生起修惑,那便退失所得之果,如遭遇疾病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十二緣起 (四十一)愛緣起支定覺法師第七愛緣起支,由有彼三受隨⼀之愛著貪愛,即是為「彼」⼗⼆緣起⽀的愛緣起。 第八⽀愛緣起支就是要說明,⼗⼆緣起⽀當中的愛⽀緣起。從它的體性來說,就如同下⾯說到:領納三種受與⾃非同⼀重緣起的苦、樂、捨三受隨⼀,⽽與彼(三受隨⼀)愛著之貪愛,即是為彼(⼗⼆緣起⽀的愛緣起)。⼗⼆緣起⽀當中第八⽀愛緣起⽀來說,它也是作為最初潤澤業而成習氣(能投生的識)。也就是⼀開始由無明為「等起」⽽造業,也就是到了「⾏緣起⽀」。剛行業滅了之後,在意識之上,留下習氣,這就到了第三⽀識緣起⽀。最初能夠對於在意識之上的習氣留下潤澤的,就是「愛緣起」。所以,在此處所說的第八⽀愛緣起支,它能夠作為最初潤澤意識之上的習氣。除此以外,還有如同在此處說到:它能夠領納與⾃「非同⼀重緣起」,即不是同⼀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6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 三依欲後三 由上無見道無聞無緣下 無厭及經故沙門果分別依什麼界的身體來證得呢?「三依欲後三」沙門果一共有四個,前三個果必是依欲界身,而第四果阿羅漢果通三界身,所以三界的身都可以證得。所以,「三依欲後三」,直接回答「沙門果分別依什麼界的身體來證得」。初果、二果、三果必定依欲界得,所以稱為「三依欲」。最後極果阿羅漢果,三界都可以證得,所以說「後三」。前二果,即預流果跟一來果,欲界的九品修惑沒有斷掉,所以他們肯定還在欲界內,沒有超出欲界,那他們當然不能依上界的身來證這兩個果,這個道理很簡單。但是第三果有些不一樣。如果那第三果聖者是先把初禪以上的定得到,然後再見道。這樣子的人,為什麼不是色界的身來得第三果?「由上無見道」因為見道決定在欲界,上二界沒有見道,所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5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在傳統的古印度,人們認為大梵天王是最清淨。但是佛教認為,佛才是與無上梵德相應。與最高的梵德相應的是佛,大梵天王只不過是相對比下邊的人清淨一些。欲界有男女之相,有男女的淫欲等等,而大梵天王是沒有的,所謂梵天主要是離開男女那些不淨的行為,所以便稱梵。梵天只不過是相對有一點梵的德相,真正的功德還是遠遠不夠,真正達到梵德圓滿,那就是佛。「是故世尊,名真梵王」,所以只有佛世尊是真正的梵王。梵是清淨的意思,所以梵輪直接是指「清淨輪」,「清淨輪」唯真梵王所轉,這是清淨的道,斷煩惱的道。這個道是無漏道,無漏道的本質是沙門性。因為無漏道是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。所以沙門性,通見道無漏道、修道無漏道、無學道無漏道三個道。「於中唯見道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4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 所說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亦名為梵輪 真梵所轉故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沙門的本意也是婆羅門,佛教本身也並不排斥這個名字。但佛教認為他們這個婆羅門是不夠格,名不副實,因為佛教認為真正的婆羅門要有沙門性,不論沙門或是婆羅門,都要通向無漏道。前面講到淨道沙門性,真沙門性是淨道,我們現在不是真沙門,但正向著真的沙門性修持上去的,是因上的沙門。真正的沙門性是淨道,經裡邊也稱他們為婆羅門。所謂婆羅門,又稱淨志。淨志,清除煩惱,清淨志向的意思,跟前面的勤息意思是相通的,真正的婆羅門也是要斷煩惱的。佛教從始到終都是斷煩惱,離開斷煩惱,便不是佛教,是外道。所以,如果婆羅門教沒有無漏道,又怎麼稱婆羅門呢?相反,在佛教裡具有沙門性的,也稱作「梵輪婆羅門」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3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 世道所得斷 聖所得雜故無漏得持故 亦名沙門果在之前的學習中,我們知道以世俗的有漏道,可以斷欲界六品修惑、九品修惑,待見道時得二果一來、三果不還。沙門果唯以無漏性,那麼以有漏道得的果怎麼也叫沙門果呢?這有兩個原因。首先,雖然是用有漏道斷,有見道所得的擇滅無漏得於中相雜,亦即是果體中有無漏得,所以云「聖所得雜故」。其次,中間兩個果不論是用有漏道還是無漏道去證,有漏、無漏的離系得都有,因為它有「無漏」的離系得在裡邊,所以說「無漏得持故」。由這兩個原因,中間二果也叫沙門果。在根品中有一句「七八九中二」,意思是證二、三果,可以是七根、八根、九根得而獲得。此二果者均可依七根獲得,他們認為上界細微、下界粗大,所以修寂止禪修較多,依靠信等五根、意根、未至定所攝的捨受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十二緣起 (三十九)受緣起支上一課我們提到,名色緣起支、六入緣起支、觸緣起支、受緣起支,在某種意義上此是相違的,因為在觀待一事之因果上,二者則是相違。因為如果彼已成為某一法之因,便不會同時是某一法之果。如已成為蘋果之因,則無法成為此蘋果之果。同樣地,若已成為蘋果時,亦無法同時成為此蘋果之因。以蘋果之因與果,非同一刹那故。但有些論師認為,觸心所跟受心所是同時起、同時生的。怎同時生起呢?他們這一些論師看法是,觸心所跟受兩個法同時存在,但同時它們有因果關係,一個是因,一個果。但既然是因果,應該一個在前,一個在後,不能同時,所以一般都認為觸是因,受是果,觸與受不能在同一個時間發生,因為在一個心裡邊,同類心所能俱時存在是不可能的。所以,只有受可以領納對境,因而生起苦、樂、捨等心理反應。於受心所生起同時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2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 淨道沙門性 有為無為果此有八十九 解脫道及滅淨是指無漏,所以淨道即是指無漏道。而偈頌沙門的性,就是指無漏道。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有證得無漏道,但是我們是朝向沙門道的沙門,沙門即是「勤息」的意思,意思是能勤力地去息煩惱。沙門原義為能捨離世間貪愛、斷除種種不善之惡法、已滅除有漏的染污。所以,佛教歸根到底都要斷煩惱,離開了斷煩惱的便不是佛教。佛教不提倡治病驅鬼,亦不談玄說妙,只談解脫生死。而最標準的佛法就是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這「三法印」。承許這「三法印」的決定是佛教,就好像「承許三寶以外沒有其它歸依處」的便是佛教徒一樣 ,這裡無漏道是勤力精進地斷煩惱,我們花那麼多氣力聞思修,就是要求無漏道、斷煩惱。外道不但不斷五欲煩惱,他們還不斷追求五欲煩惱。「有為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1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下上作麤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世間道離染的時候,緣下地的粗苦障,緣上地的靜妙離,以這樣欣上厭下的心來離開下地的染。如果覺得下地好,我們便不想離,若要離一個地方,決定要把那個地方看得很壞,如牢獄般。同樣地,要往生西方淨土的人,一定要把娑婆世界看得是極苦、極壞,都是煩惱,都是惡行,那去淨土才有希望。如果把娑婆世界看得很好,那怎會到西方淨土呢?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莊嚴而成,而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煩惱業果,煩惱業的果決定是苦。所以,如果執著於此娑婆世界,西方的淨土當然沒有份,厭離娑婆才能生到西方去。下界是粗、苦、障,上界是靜、妙、離。靜對治下界的粗,妙對治下界的苦,離對治下界的障。觀下界怎麼不好,上界怎麼好,然後才能有這個心往上去。初禪要求離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70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 近分離下染 初三後解脫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還沒達到根本定時,屬於近分定,近分定是離染的地。下地的染在近分定離開後,便進入根本定。如果下地九品的煩惱還有一品沒有斷,便進不了根本定。一般世間道,就是以近分定來離染。當然,無漏道也可以依根本地離染。假如依近分定來離下地染,無間道正是斷煩惱的時候,這時當然仍然是近分定所攝,但之後的解脫道是否也是近分定所攝?不一定,假使四禪以上,解脫道一定是根本定。而近分定在離下邊染的時候,初、二、三禪的解脫道,可以是根本定,可以是近分定,是不一定的。所以上二界八地裡邊,初、二、三禪的解脫道,不一定是根本定,也可以是近分定。只有四禪以上的解脫道,決定是根本定。沒有達到根本定的稱近分定,四靜慮、四無色都有近分定,所以合共有八個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止觀襌修 十二緣起 (三十八)定覺法師受緣起支受緣起的定義:「既屬於與自己同一組能引業的所引果,且是從知彼受用苦樂等階段之受心所。」「能引」、「所引」是一重因果關係。能引的是「業」,所引的是「果」。而為什麼叫作能引、所引呢?所謂「引」,就是指引出了後世的五蘊,也就是說,若沒有前面的因緣,後面的因緣就不會生起。所以,後面的緣起支是由它們所引出來的,因此稱為「能引」。而「所引」是指被「能引」所引來的那些因緣,所以稱為「所引」。另外是「能生」、「所生」這因果關係。即如果沒有這些因,則後世的五蘊是不可能成立的,因為有這些因,所以就有之後的這些果,這種業稱為「能生」,將來所構成的果稱為「所生」。所以,佛法中的十二緣起支結構,考慮得非常綿密,大概分為三個階段?第一個階段:過去世主要只解釋「無明緣起支」及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69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「聖二離八修,各二離系得」依經部宗的主張,能對治後地八煩惱的離有兩種,即:有漏道的暫時離,及無漏道的拔根離。有漏道的暫時離並不是永除根本的離。而無漏道的離才是永除根本,永永遠遠的離。所以當「四果向」聖者要對治這後八煩惱時,由於他本身已經是三果聖者,會有無漏的功德,所以,當他使用「有漏道」來斷煩惱時,會有無漏的離系得以及有漏的離系得。同樣,當他使用「無漏道」斷煩惱時,固然有無漏的離系得,但也有有漏的離系得,所以兩種離系得都有。所以,雖然同樣是離,還是有差別。有漏道還沒有出輪迴,投生到上界後,還得投生下界,一定會退,就跟車輪一樣,數數高下不定。沒有出輪迴就是這樣,高下不定,生到上邊固然很幸福,但是到了頂峰畢竟還得下來。而且在輪迴裡邊,去三惡道的機會極多,時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十二緣起 (三十七) 定覺法師受緣起上一課我們講到,由根識而生起的身受,境是五欲境。而凡夫之五欲受是有漏受,離五欲竟之受是無漏受,唯聖者心續中有。但凡夫心續中之受,全都是具五欲之有漏受。五欲者有「物質」之意,所以並不堅固。例如我們一直所渴求「快樂」,捨棄「痛苦」。所以,一般來說,我們應是「取樂捨苦」的。但若仔細分析,才知道與貪相應的樂不是我們「該取的樂」,而是「該捨的苦」。同樣地,分析才知道無漏苦不是「該捨的苦」,因為無漏苦乃是成為道諦體性的苦,此苦能得後後安樂,所以是「該取的樂」才對。例如聲聞乘見道位及修道位的行者,他們會努力觀察 「還有什麼法是未學而該證得的?」「有什麼法是要知但未知道的?」當他們發現有些法該證而沒證、該學沒學時,內心會生起苦的感受,但此種苦不是一般所謂的苦,它們雖然是苦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俱舍論368 (分別賢聖品第六)定覺法師 上界修惑中 斷初定一品至有頂八品 皆阿羅漢向第九無間道 名金剛喻定盡得俱盡智 成無學應果「阿羅漢向」的範圍很寬,從初禪修所斷煩惱第一品開始,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第八品煩惱斷掉,都是阿羅漢向。斷有頂第九品煩惱無間道的時候稱為金剛喻定,得解脫道的時候證無學果位。解脫道盡智出來,得到煩惱盡的得,這個時候,即解脫道,成無學,「應果」,應供的果。斷欲界九品,便得不還果。現在從初禪第一品的修惑煩惱開始斷起,一直斷到有頂的第八品修惑煩惱。其中,下邊七地,七九六十三,再加有頂的八品,合共斷七十一品修惑煩惱,都屬於阿羅漢向的階段,為什麼稱為阿羅漢向呢?因為他們正趣向阿羅漢果。阿羅漢向再進上去,斷有頂地的第九品煩惱無間道,這個時候稱為金剛喻定。成佛要金剛喻定,成阿羅漢…
  continue reading
 
Loading …

Guia rápido de referências